与中国对话:有赖於微小却重大的步伐
(梵蒂冈新聞網)對話是教会生活的一個要素,在教会的行事模式中居於首位,不論是在教会內部,或是她與世界的互動關係上。對話意味著與社會、與各宗教、與各文化接觸……。梵二大公會議早已鼓勵採用對話作為牧靈行動的風格,不僅在教会成員之間實行,也如此對待非基督徒、政府當局和善心人士。《教会憲章》這樣寫道:「人無論有無信仰,都該有助於建設人人共同生活其間的世界。為此,絕對需要坦誠而明智地交換意見。」(21號)
關於對話,教宗保祿六世也在《祂的教会》通諭中清楚談論道:「聖教会應當與其本身生活於內的人類社會會談,在會談中,她本身就以語言,訊息和會談的形式出現。」(67號);天主教会「必須隨時準備與具有善意的各方人士磋商會談,不論他們是在教会圈內或圈外」。(97號)
在人与人之间、机构之间、人的团体之间,对话有益於互相理解,也能促成友谊。在各种情况下,对话都格外滋养信任。互相信任是在眾多机会上简单而极其慎重地具体实践许多小步伐、举动和会晤的成果。如同圣父所言:「总会有些门没有关闭。」(2017年5月13日)
圣座与中国达到现前的对话气氛,也有赖於近几任教宗迈出的微小却重大的步伐;他们每个人都开闢了道路,给新建筑添加了砖头,啟发了充满希望的思想和行动。让我们想想保禄六世平稳的行动,以及本篤十六世和圣若望保禄二世有关主动与中国当局对话的明确指示。最后,让我们想想,教宗方济各以他的性格、举止、训导正在加快各民族、包括中华民族之间彼此接近和相遇的进程。
當然,教会選擇對話所尋求的並非方法本身,也非不計一切代價地追求妥協或放棄權益的態度,一如典型的甘願「出賣」自己原則的那種人;他們這麼做是為了不費吹灰之力地取得政治或外交成就,因而忘記天主教会團體的苦難旅程。對教会而言,對話必須不斷尋求真理與正義,力求人類完整的善,尊重各項基本權利。然而,教会,包括在中國的教会之使命,不是改變國家的體制或行政,抵抗那體現於政治生活的世俗權力。事實上,教会在實踐自身的使命時,如果只作政治性的戰鬥,就是背叛自己真正的本質,成為泛泛的政治角色,放棄自身的超性聖召,把自己的行動貶低到純粹的世俗層面。
反之,真切而誠懇的對話讓社會內部得以運作,以保護天主教徒的合理期待,促進人人共享的公益。在這種背景下,當天主教会發出批評聲音時,不是為了挑起爭端,作出無效的譴責,而是為了秉持建設性的精神促使社會更加正義。如此一來,批評也是牧靈愛德的具體實踐,因為它集結最弱小者受苦的哀號,他們往往沒有力氣或頭銜來讓人聆聽自己的聲音。
根据圣座的判断,即使是在中国,开诚布公又互敬互重的对话方法,纵然辛苦且蕴藏着风险,但必将创造更加彼此信赖的气氛,有助於互相认识,能逐渐克服过往和近期的严重误解。
再者,今天从不同的訊號可以得知,中國愈加注重「軟實力」,也就是聖座在國際層級發揮的軟實力。在中國,歷史順其自然地發展,這要求在教会內肩負特殊使命的人們細心分辨。正因此,聖座運用了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時間,與中國當局對話,如今為那些渴望解讀時代的訊號並認出臨於歷史中的天主的人們,這對話呈現出真正牧靈職責的輪廓。天主上智的安排引領著歷史,祂也正在為中國天主教徒的將來具體地施展作為。
(与中国对话系列二)